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438节
  明廷在山东这边的情况也有“一点点”复杂。
  如今明廷设总督,节制山东的全部兵马,这位山东总督也是隆庆帝的潜邸旧人。
  陈以勤,他是嘉靖二十一进士。选庶吉士,后来曾任裕王府的讲官。
  讲官和高拱这种侍读学士不同,高拱等于是隆庆帝的班主任,而讲官就等于是某一科目的老师,虽然也能算是帝师,但是远不如高拱亲近。
  但是隆庆没有根基,能用的自己人不多,所以陈以勤这个潜邸旧人,很快就在新朝青云直上,被委任到山东前线担任山东总督。
  可虽然是总督,但是明代的总督听起来权利很大,实际上明代总督是“总都能督,总也不督”。
  最重要的原因,是明廷的总督只有军权,没有民政权和人事权。
  总督,这是魏武帝曹操的发明,起源自总督某某诸军事。
  比如东晋权臣桓温,他最大的官位就是“都督荆梁四州诸军事”,这就等于是唐代的四州节度使,不仅掌握四州军权和民政大权,四州的官员任免也都是桓温一言而定。
  当然明廷好歹也吸收了前面的教训,所以总督只有军权,没有民政权。
  这也是胡宗宪这个浙直总督看起来官很大,但是他诏安的倭寇头子汪直被浙江巡案王本固杀了,胡宗宪却也拿王本固没有办法。
  而严嵩一倒台,胡宗宪这个手握两省军事大权的浙直总督,只要几个锦衣卫就能抓到京师的原因。
  光有兵没有民政权人事权,总督能发挥多大作用,最大还是要看个人的本事和后台硬不硬了。
  陈以勤一直都是在做清流,就算他的后台是皇帝,但是自己能力也就这样,他这个山东总督就变成了“总也不督”。
  山东的“义军”混乱不堪,各军卫对于陈以勤的命令也是阳奉阴违。
  而最大的刺头则是济州城内的三镇新军。
  李成梁担任了京师武备学堂的山长之后,提出了“练新军用新人”的主张。
  李成梁上书朝廷,认为之所以明军之前屡遭败绩,就是因为旧卫所军制的僵化,军将世袭严重,很多将领老迈无能,却因为祖上的余荫而担任高官。
  而明军之中,更是有不少年纪大的士兵依然在服役,这些士兵上阵都拿不动武器,更不要说是作战了。
  李成梁认为明廷新军的军官和士兵,应该全部选任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担任,他正式向朝廷提出了“军官年轻化”的主张。
  对于这一点内阁辅臣高拱也对李成梁表示了支持。
  年轻军官也因此对李成梁更加支持,很显然这些年轻的军官,都是“军官年轻化”最大的受益人。
  李成梁就是明廷内部最大的军头,而内阁首辅杨博不管事,高拱就是文臣之首。
  而李成梁这些日子,也通过不断的进宫面圣,很快就获得了隆庆帝的欢心。
  这两个人都支持的事情,这项决议很快就得到了通过。
  但是接下来的事情,又让高拱和李成梁又起了争执。
  在明廷新军三镇统制官的推荐名单上,赫然出现了李成梁的名字。
  李成梁自然是装作不知情,说自己根本不想要当这个三镇统制官。
  可是明眼人都知道,在明廷中已经崛起了一个边镇武将的团体,武将们正在将李成梁推向更高的位置。
  对于武将的进攻,高拱自然是不惯着,他立刻组织自己控制的言官开始反击,并且多次进宫,向隆庆帝面承武将专权的害处。
  隆庆帝也有些犹豫不决。
  一方面是东南这边攻势猛烈,文官领兵确实不行。
  另一方面武将专权可要比权臣可怕多了,对勋贵武将打压也是大明的祖宗之法了。
  就在隆庆帝犹豫不决的时候,还是李成梁选择了退让。
  原因也很简单,明廷新军无论是训练还是作战都需要大量的钱,而如今大明的钱袋子掌握在高拱控制的户部手中。
  最后三镇统制官由之前在浙江担任巡案的王本固担任。
  王本固在苏泽进军浙江之前,就因功劳调回了京师。
  王本固是清流一党的人,为人刚直,他不顾胡宗宪的反对擅自杀死了王直,也有着当年严党和清流党争的因素。
  后来东南新军攻陷了京师,王本固没有随着上皇西狩,而是在京师中躲了起来。
  在隆庆返回京师之后,王本固的履历足够丰富,又曾经在浙江参与过军事,再加上他清流的身份,很快就得到重用。
  王本固作为清流中少数懂得军事的人才,自身性格又是嫉恶如仇的,他是嘉靖二十三年的进士,资历也是绝对够的,而且曾经作为清流先锋在浙江和胡宗宪打交道多年,算是明廷中最懂得“东南贼情”的官员。
  王本固得到了高拱的举荐,上任三镇统制官,统管明廷的三镇新军。
  不过李成梁也不是全无好处,他成功的将儿子李如松塞入新军,成为第一镇第二协的协长。
  就连干儿子李如彘,也成了第一镇第二协的标营长,也是货真价实的大明百户了!
  王本固的性格固执冲动,他在地方上工作经验,和陈以勤这个一直在京师担任清流官的总督自然不对付。
  而山东民政的最高官员,则是朝廷下派的山东巡抚韩楫。
  理论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是布政使,巡抚本只是巡查地方的监察官。
  但随着明代言官的权势越来越大,巡抚这个职位开始常设,并且在职权上开始凌驾于布政使之上。
  韩楫是高拱的得意门生,他从户科给事中的任上,因为筹办兵工厂有功,直接被超品提拔到了工部员外郎,紧接着又被外放山东担任巡抚。
  韩楫如今才三十多岁,官场得意自然是意气风发,对于陈以勤这个山东总督更是不假颜色。
  而何受中这种自募乡勇家丁的团练,他们的补给还是靠山东各级官府,韩楫到任之后很快就掌控了这些团练武装。
  如今山东的情况就是“乱成了一锅粥”。
  山东巡抚韩楫资历浅为官霸道,在山东官场上依然是一副言官作风,动不动就斥责下属官员,一旦犯错就上书朝廷请求罢免。
  而高拱则在朝堂支持韩楫,将他提名罢免的官员尽数罢免,给韩楫在山东撑场子。
  这么一来,山东官员风声鹤唳,对韩楫又惧又怕,可是内心又对他深恨。
  名义上的山东总督陈以勤谁也管不了,只能管一管山东拉胯的卫所兵。
  明廷新军三镇统制官王本固屯兵济州府城,坚决在山东南部实行坚壁清野,将百姓全部驱赶到其他府县。
  这下子韩楫自然不干了,这些被坚壁清野的百姓成了流民,影响地方治安,对韩楫的政绩造成了影响。
  韩楫上书弹劾王本固,而王本固也反过来弹劾韩楫。
  陈以勤上书弹劾他们两个,他们两个又反过来上书弹劾陈以勤。
  这下子把坐镇朝堂的高拱给整不会了。
  陈以勤、王本固和韩楫以前都是清流,在对抗严党的时候团结一心。
  怎么到自己当政了,严嵩也下台了,他们反而斗的更厉害了?
  高拱只能恩威并施的压下了三人的争斗,但是整个山东依然像是坐在火药桶上。
  特别是那些被执行了坚壁清野,被迫背井离乡的流民。
  当时在执行坚壁清野的时候,王本固承诺会给他们补偿同样面积的土地。
  可等到他们毁掉村寨和土地,顾全朝廷大局离开家乡之后,负责山东民政的韩楫自然不干了。
  凭什么你王本固做出的承诺,要我韩楫来兑现?
  山东这块地方从周朝就已经开发了,哪里还有无主的土地。
  这么多流民要怎么安置,山东其他府县的士绅怎么可能同意拿出土地来。
  这些流民要么变卖自己,成为其他地主的佃户。
  要么只能继续北上,去其他地方讨生活。
  也就是山东的士绅势力强大,所以这些流民才没能闹出乱子。
  而李舜臣一行人,就这样绕过了济州城,继续沿着大运河向北前进。
  一路上,木下藤吉郎发挥了自己打鱼狩猎的技能寻找事物。
  再加上东南军队单兵物资配备充足,将身上一些小物件变卖也获得了一些金钱,一行人竟然就这样支撑了下来。
  十五人的小队,一路上走走停停,李舜臣看到了和自己在朝鲜一样的景象。
  富者阡陌连片,穷者无立锥之地。
  和李舜臣刚刚抵达东南看到的民间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  李舜臣日渐的沉默,情绪越发的低落。
  相反木下藤吉郎的心情却越来越好,他还经常和其他汉人队员学习说汉语,又向李舜臣学习读写汉字。
  一行人来到了一片水荡之中,李舜臣看着不远处的高山,这种地方肯定没有村子了。
  李舜臣这才吩咐众人生火做饭。
  众人围着篝火,李舜臣捧着木碗,看着摇曳的火光,情绪依然很低落。
  “李君,你怎么了?想家了?”
  队伍中就李舜臣和木下藤吉郎两个外国人,他们的关系天然就亲近一些。
  而木下藤吉郎动作滑稽,竟然逗笑众人,李舜臣情绪低落的时候看看他,也觉得心情好上一些。
  “木下君,我来东南,本来是想要学习救国之道,辅佐我王整顿朝纲,扫清时弊。”
  木下藤吉郎竖起大拇指说道:“伟大的志向!既然如此,李君为什么要低沉?难道不是应该振作起来吗?”
  李舜臣低落的说道:“可是现在看看明廷这边的样子,换了皇帝,换了忠臣,可是明廷还是这个样子,根本没有好起来啊。”
  李舜臣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忠君爱国,朝鲜国主暗弱,一直以来李舜臣的想法就是,只要有贤明大臣辅佐国主,朝鲜就能好起来。
  如今朝鲜的问题,就是朝堂上的一帮虫豸斗来斗去,所以朝鲜在越来越衰落。
  可是到了东南之后,李舜臣接触到了新思想之后,对于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。
  而随着这一次误入明廷境内,李舜臣开始对自己从小接受的忠君教育动摇了。
  大明可是连皇帝都换了啊!
  内阁辅臣也换成了向来清正廉洁,就连苏大都督都称赞的名臣高拱。
  可就是这样,明廷的情况依然没有变好,甚至变得更坏了。
  这当然也有明廷正在和东南交战的原因,但是李舜臣的所见所闻,让他也意识到了,就算是没有东南,大明也会和朝鲜一样烂下去。
  那自己的志向呢?
  <div style="text-align:center;">
  <script>read_xia();</script>